分类
日記

爱的集合

在一个卡鲁200人大群里开始辩论了。这个群死水一潭,我这几天发点言论,开始起争辩。我把只讨论事实,史实和逻辑,而不讨论观点的三点理论贴上:

以下这段是我刚在另一个卡鲁群里写的,转到此处供参考与指正:

各位,最近我拉进了几个新群友,都是卡鲁的老校友。

我们群以久居海外的校友为主,发帖中所带的观点会与久居国内的校友不相同,这个会引起争论。

发帖的主要目的咱理解是给群友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事实,史实,分析问题的逻辑,以及观点。其中,前三点是硬指标,是对是错都是可以衡量的,是可以用数据和逻辑分辨的,也就是可数学化的。而唯有观点是个人的看法,这与个人的经历,思维方式或者信仰有关,争论会耗费浪费时间。自有微信群的几年里,活跃分子基本上是谁也没有改变过谁的立场与观点。所以咱根据这些年在各群的经验,尽量避免争论观点,那是个无底洞,白耗时间。而咱只对事实,史实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感兴趣。所以咱建议,主要对事实,史实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提出挑战,展开讨论。亮观点最好拿出论据,要有货,避免攻击。没有货的观点或立场在咱眼里没有营养,不值得辩论。在阐述事实史实和逻辑时不可避免地会带入观点倾向的口气或描述,这个不可避免,不喜欢就跳过。别人有说的权利,个人有过滤的工具,不能因为人懒得过滤,就埋怨别人说得不合人胃口,天下恐怕没有这么美好的事情。即使人只听人愿意听的电台,也不会每个报道都顺耳的。若能提供不喜欢的理由和事实肯定比简单抱怨受欢迎。

当今世界,信息繁杂,没人能保证信息是100%准确的。若您知道更准确的消息,请给出更准确的,或指出该言论的逻辑硬伤处。简单指责别人,不属于恰当的方式,会被认为是粗暴的。

一群人,观点太近了,视野就会慢慢变窄。就像我们当年出国,忽然看见一群完全另外的人,然后就从中学习到了自己原来没有的知识和长处,弥补自己的短板。

人曾经相信过,或正在相信太多,是因为他知道得太少,,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说的(我稍改了下),这话并没过时,,

——

有人回道:

@老鲍  老鲍有多老?上六十五了?您的觉悟,在三四十岁的人中很少,这些年轻人只看到近30年、尤其是2001年以后的快速发展。就以为都是只是因为中国人的聪明。

——

我回道:

老鲍不敢在这里称老,虽然已经年近七十,但这里还有好几个老前辈。若论到卡鲁的先后,这里更有几位老资历的神童。

本想告老隐退,无奈改不了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脾气。不过现在已经心平气和多了,因此有了以上的三点论,也就是咱尽量只在事实,史实和逻辑这三个层面讨论与辩论,这个会对各方都有补益。

至于与三四十岁年青人有观点不同,这是肯定的。我儿子与我的观点差距不小。这是正常的。谁没有年青的时候?当年,就“爱国“而言,咱当年一点儿也不差的。咱能回忆起当年血脉偾张,打满鸡血的感觉,,

排除那种有资助的职业宣传人,在互联网上积极发言的普通人绝大多数都是爱华的,中华的华。他们热衷于参与讨论,都是出于担忧中华的前途与命运。中华的概念大于国,更大于Parteien。这些概念都是由具体的人数组成的。也就是说中华这个集合更大,大于国,相对而言,各Parteien是一个一个小集合。

应该爱大集合还是应该爱哪个小集合,这是观点,咱不参与这种讨论。因为这种辩论只会激发大小集合,各个集合之间的争吵。有人认为应该爱华,有人认为应爱国,而且认为只要爱国就有了先天的道德优越感,还有人认为应爱某Partei,,目前,在大集合的范围内没有这种讨论的条件和平台,除非哪天马斯克的6G开通了,至少有了一个平台,,

但是哪个集合大,哪个集合小,这是事实。集合的从属关系,是可以有逻辑表达式的,是大家可以讨论清楚的。

身在海外,我几乎不看国内的报道,而直接看海外各种报道。身在自由的菜园,到处有虫子吃,为何还要把头伸回鸡笼小洞找米吃呢?那米往往是经过处理的。我不是说海外的报道谎言少一些,而是海外的报道可以比较的途径多一些,有更多的可能性,排除谎言。

因此利用这些便利,为国内朋友提供一些信息。喜欢的,翻开看看,,不喜欢的,跳过就是,,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杨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