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日記

法老

今日有风暴。风速达到75 – 90公里/小时。西南风把许多花盆都吹翻了,把半米高的白菜都吹倒了。本想出门购物,一看这天气危险,恐怕路上遇到倒伏的树,就把采购挪到明天了。

巡视田里,看到还有一颗生菜,就采摘来做凉拌,配上自家种的胡萝卜,再到田埂上采一棵野菜,德文叫 Rucola,翻译一下中文,居然叫芝麻菜,味道是比较油香,,

艾拉说,自家种的胡萝卜比买来的甜,,

——

出埃及记 5-8

摩西回到埃及,把所有关于神迹的事告诉他的兄长亚伦。摩西和亚伦向以色列人行了这些神迹之后,百姓都相信上帝与他们同在。

摩西和亚伦去见法老

然后,摩西和亚伦去见法老,对他说:“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说,‘你要放我的百姓走三天的路程,让他们在旷野崇拜我。’”可是法老回答说:“我不信耶和华,也不放以色列人走。”

摩西和亚伦在法老面前

因为百姓想暂时停工,好有时间崇拜上帝,法老大感愤怒,于是强迫以色列人工作得更辛苦,不给他们烧砖的草秸,叫他们必须自己去找草秸,但每天上缴砖头的数量却一块也不准减少。以色列人受到虐待,反而责怪摩西,残酷的奴隶生活已经使他们丧志,令摩西很忧愁。但上帝叫他不要担心。说:“我一定会使法老放我的百姓走。”

摩西和亚伦再次去见法老。这次他们施行了一个奇迹。亚伦把他的杖丢在地上,杖就变成了一条大蛇。但法老的智士也把他们的杖丢在地上,同样有蛇出现。可是,你看!亚伦的蛇把智士的蛇吞了。但法老仍然不肯让以色列人离去。

于是,上帝打算给法老一个教训,使十场灾殃降在埃及之上。

  1. 血灾。亚伦用杖击打尼罗河。他一这样做,河里的水就立即变成血。河里的鱼都死去,河水也开始发臭。

2,蛙灾。接着,上帝使青蛙从尼罗河里跳出来。四处都是青蛙,它们跳进烤炉和揉面盆里,也跳上人们的床上。青蛙死去后,埃及人把它们堆积起来,一堆又一堆,遍地都发臭。

3,虱灾。然后,亚伦用杖击打土地,使尘土变成蚊虫。这些蚊虫是咬人的小飞虫。蚊虫就是降在埃及地的第三场灾殃。之后的其他灾殃只伤害埃及人,以色列人却不受影响。

4,蝇灾。到了第四场灾殃,一群接一群的大苍蝇飞进所有埃及人的家里。

接下来还有什么灾难呢?,,

分类
日記

差遣

今天去的时候,发现那里多了一盆花,,是谁又送来花了?

晚上收到余星的短信,说她和老潘从意大利旅游回来,路过我们这里,过来看看你,,

我猜这花是她们送的,,果然是的,,很感谢,,,

一看时间,实际上她们刚走,我就到了。他们之所以事先没与我讲要来的事,是考虑出游十几天,怕万一沾到病毒,因此避免与熟人碰头,考虑真周到。

——

出埃及记 3 – 4

摩西出去放羊,走了很远的路,来到何烈山找青草给他的羊吃。在那里,他看见一棵荆棘像着了火,但却没有烧去!那实际是天使在显现。

摩西想道:“这件事真奇怪。我要走近去看清楚。”他走近的时候,有声音从荆棘里发出来,说:“不要再走近了。要脱去你脚上的鞋,因为你站的地方是圣地。”当时,上帝正通过天使对摩西说话,因此摩西将脸掩起来。

摩西和燃烧的矮树

然后上帝说:“我的百姓在埃及的苦况,我已看见了。所以我要解救他们,你就是我要差遣的人。你要带我的百姓离开埃及。” 上帝要把他的百姓带到美丽的流着奶和蜜的迦南地去,。

但摩西说:“我只是个平凡的人。我怎能办得到这件事呢?即使我去,以色列人必定会问我,‘是谁差你来的?’我该怎样回答呢?”

上帝回答说:“你要这样说,‘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和雅各的上帝耶和华,差我到你们这里来。’”耶和华又说:“这永远是我的名。”

摩西回答说:“我说是你差我来的,要是他们不信我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上帝说:“你手里拿着什么?”

摩西说:“一根杖。”

上帝说:“把杖丢在地上。”摩西就这样做,杖竟然变成一条蛇。然后,耶和华向摩西显示另一个奇迹。他说:“把手放进衣襟里。”摩西就这样做。他把手抽出来的时候,他的手竟像雪一样白!他的手看来染上一种称为麻风的恶疾。上帝说:“再把手插进衣襟里。”他就照着做了,这次再抽出来,已经复原,跟身体的其他部分一样。接着,上帝使摩西有能力施行第三个奇迹,取一点尼罗河的水,泼在地上,水会变成血。最后,耶和华说:“只要你行这些神迹,以色列人就会相信是我差遣你的。”

但是摩西说:“上帝啊,不,请不要差我。我一向没有口才;你和我讲话以后也没改变。我就是这么一个笨口笨舌的人。” 上帝对他说:“谁给人口才?谁使人耳聋口哑?谁使人看见?谁使人瞎眼?是我。你就去吧,我会帮你讲话;我会告诉你该讲什么。”
但是,摩西回答:“不,主啊,请差别人去。” 上帝对摩西动怒,说:“你不是有一个哥哥利未人亚伦吗?我知道他很有口才。他正出来迎接你;他一定很高兴看见你。你告诉他该说什么;我会赐你和他口才;我会教导你该做什么。”

于是摩西回家对叶特罗说:“请容我回去见我在埃及的亲戚,看看他们的境况怎样。”于是叶特罗跟摩西道别,摩西就启程去埃及。

分类
日記

摩西

昨天说到保罗。圣保罗大教堂在伦敦。

而在梵蒂冈的那个大教堂叫圣彼得大教堂。

——

上次9月21日讲到创世纪最后一章,约瑟接父亲雅各到埃及住,一直到雅各以及约瑟死后,雅各家族一直在埃及住。

今天开始讲摩西的故事。

出埃及记 1 章

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虐待

雅各的后代,就是以色列人,人口增加很快,又多又强盛,遍及埃及全境。

好多年后,埃及有一个新王登基,他对约瑟的事毫无所知。他对埃及人说:“这些以色列人又多又强盛,对我们是一种威胁,,我们必须设法阻止他们人口的增加。”


于是埃及人指派监工,强迫以色列人服苦役。但是埃及人越虐待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越生养得多,人口分布得越广,因此埃及人更加惧怕以色列人。于是,埃及人命令以色列人做苦工,奴役他们,要他们和泥造砖,在田野做苦工,使他们痛苦异常。

以色列奴隶被埃及人打、被虐待

埃及王又叫两个希伯来的接生婆来,对她们说: “你们替希伯来妇女接生时,如果她们生下的是男婴,就杀掉,女婴,就让她活下去。” 但是这两个接生婆敬畏上帝,不服从国王的命令;她们让男婴活着。于是国王把她们叫来,责问她们:为什么让男婴都活着呢?她们回答:“希伯来的妇女不像埃及妇女;她们很强健,我们还没有赶到,她们已经生产了。”


以色列的人口继续增加,又很强盛。最后,埃及王对全国人民颁发一道命令:“希伯来人新生的男婴都必须扔到尼罗河去,只准女婴活着。”

出埃及记 2 章

摩西的出生

利未族有一家生了一个儿子。母亲看见这婴儿那么的俊美,就把他藏了三个月。到她实在隐藏不了这孩子,就拿蒲草编了一个篮子,涂上防水的沥青和柏油,把孩子放在篮子里,然后把篮子藏在河边芦苇丛里。这孩子的姊姊远远地站着,要看看会有什么结果。

Sir Lawrence Alma-Tadema, Die Auffindung Moses, Öl auf Leinwand, 1904 / Public domain

国王的女儿到河边来洗澡;她的宫女们在河边散步。突然她看见芦苇丛中有一个篮子,就叫伺候的宫女去拿来。公主打开篮子,看见一个男婴在哭,就心生爱怜,说:“这一定是希伯来人的婴儿。” 这时,婴儿的姊姊走出来,对公主说:“请问,要不要我去找一个希伯来女人来作他的奶妈?” 公主说:“好啊!”那女孩子就去叫婴儿的母亲来。公主对那女人说:“把这婴儿带去,替我养他,我会给你工钱。”于是那女人把婴儿接回去抚养。

摩西的姐姐米利暗和法老的女儿说话

这孩子长大后,母亲把他带到公主面前,公主正式收养他作自己的儿子。她说:“我从水里把这孩子拉上来,就叫他摩西吧!”

摩西流亡米甸
摩西长大了,常常出去探望希伯来同胞;他看见他们被迫服苦役。有一次,他看见一个埃及人杀了一个希伯来同胞。摩西左右观看,以为没有人注意,就下手杀了那埃及人,把尸首埋在沙里。
第二天,摩西又到那里去,看见两个希伯来人在打架,就对那个理亏的说:“你为什么欺负自己的同胞呢?” 那人回答:“谁派你来作我们的首领,作我们的法官?你杀了那个埃及人,也要杀我吗?”摩西一听见这话,心里害怕,想:“大家一定已经知道我所做的事了。”
国王听到了这事,要杀摩西,摩西就逃到米甸去,住在那里。那时摩西已经40岁了。

摩西逃离埃及

有一天,摩西坐在井边;米甸祭司叶特罗的七个女儿出来打水,装满水槽,要给父亲的羊喝。有一些牧羊人来,把她们赶走。摩西起来保护她们,又帮助她们打水给羊喝。当她们回到父亲那里,父亲问:“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回来?” 她们回答:“有一个埃及人帮我们的忙,把欺负我们的牧羊人赶走了,还帮我们打水给羊喝。”


父亲让女儿请摩西一起吃饭。后来摩西同意住在那里;叶特罗把他女儿西坡拉许配给摩西;西坡拉生了一个儿子。摩西这一住就住了40年。此时摩西已经80岁了,完全是一个普通的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埃及王死后,以色列人仍旧过着奴隶的生活。他们向上帝求救,呼求他帮助他们脱离苦役。上帝听见了他们的呻吟,记起他曾与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立约。他看见以色列人被奴役的境况,非常关心他们。

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改变了摩西的一生,,

分类
日記

保证

昨天提到保罗一段很出名的论述,今天找到了。

先介绍一下保罗。保罗原来是一名犹太教徒,甚至打压过基督徒。后来他见到复活后的耶稣,耶稣使他眼瞎,又使他复明。保罗从此成为铁杆基督徒。是基督十一门徒之外最重要的使徒。保罗的理论水平极高,被神指定为解释耶稣的使徒,他给早期基督教会的很多信件都被编入新约圣经。圣经被认为是神默示人写出来的神的话。

那句出名的论述是

(哥林多前书15:19) 如果我们对基督的希望只限于今生,我们就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可怜了。

这句话非常直白,坦率。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把所有的资源都押在一个希望,就是跟随着耶稣复活。如果复活这事只是在今生说说而已,以后并不能实现,那么我们就全错了,亏大了。

这话很精彩,过目不忘。那么回头看看保罗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前后文又是怎样。

这是保罗写信给他成立的哥林多教会的弟兄,讨论教义,加强信心,教会的管理原则等等,,

在15章中保罗写道:

信徒的复活。既然我们所传的信息是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为什么你们当中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

要是没有复活的事,那等于说,基督没有复活了;
如果基督没有从死里复活,我们就没有什么好传的,你们也没有什么好信的。
这样,我们显然在为上帝作假证;因为我们见证,说他使基督从死里复活了。如果真的没有死人复活的事,上帝就没有使基督复活了。
死人若没有复活,那等于说,基督没有复活了。
基督若没有复活,你们的信仰就是幻想,你们仍然迷失在罪中。
这样的话,死了的基督徒就都算灭亡了。
如果我们对基督的希望只限于今生,我们就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可怜了。
然而,事实上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这是要保证已经死了的人也要复活。
因为死亡是从一人来的,死人的复活也是从一人来的。
正如众人的死亡是因为他们跟亚当连结,同样,众人的复活是因为他们跟基督连结。
不过,每一个人要按照适当的次序复活:最先是基督,其次是,他再来时,属于他的人。

然后末期才到;那时候,基督要消灭一切灵界的执政者、掌权者,和有能者,把王权交还给父上帝。

这里面的逻辑丝丝入扣,把复活这件事讲得很清楚。而保罗本人是亲眼见到复活的耶稣的,所以他的信心是100%的,资源投入也是100%的。所以他才有“我们就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可怜了“的假设性推理。对只投入例如十分之一的一般人来说,是不会比世界上任何人更可怜的, 因为根本不能与保罗相比。十分之一只是对冲,而保罗的100%实际上已经不是对冲,而是100%的投资,把财富积存在天上的投资。

昨天写的今天写的,加起来可以讲一堂课了😊

明天若没啥大事,就回到创世纪那卷之后,开始讲出埃及记的故事。

分类
日記

存在

经常有人在问,上帝真的存在吗?如果上帝存在,为什么见不到他呢?

先举两个小例子。

在1879年爱迪生发明当代电灯泡之前的二三十年,有先人做成了若干实验室电灯泡。也就是说,在170年前,那时没人见过电灯泡,那时没有人会说,存在一种灯泡光。如果有人那么说了,那一定会被人讥为说胡话。

1867 年,麦克斯韦 Maxwell 从理论上预测了无线电波的存在。 1886 年,赫兹Hertz 通过实验发现了无线电波的存在。赫兹是在Karlsruhe大学当教授时证明了电波的存在。(咱与赫兹是校友哈,,)也就是说,在154年前,人不会想到,两人各拿一个肥皂盒似的器具可以天南地北面对面大眼瞪小眼那样地讲话,那时若有人这么预言,会不会被人认为是疯子,或是假先知?在文艺复兴之前,假先知是要被烧死的。

所以,除非已被科学证明不存在的东西,就不要着急下结论说不存在。以前被认为不存在的事物,后来被证实存在的例子不胜枚举,,

一些人可能了解暗物质,暗能量,,就是一些目前尚未能被观察到,但是已经觉察到应该存在的东西,,宇宙中有待证明的事情还很多,,

看人生与世界,忌非黑即白。若用白色表示目前能观察到的存在的事物,用黑色表示被证明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余下的事物就是灰色的。用概率去理解和解释世界是个好方法,例如说,这事存在的可能性有30%,不存在的可能性有20%。这样听上去就客观得多。

上帝是否存在?有的说不存在,因为没见过。有的说存在,说你早晚要见到。也有人说 ,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是一半对一半。

这里选择一半对一半的说法作为讨论的切入点,,

人在进行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料理后,剩余的时间和金钱是人的资源。如何配置人的资源呢?如果上帝存在的概率是一半对一半的话,那么人在配置资源时,就应该把业余时间的一半,余下积蓄的一半,用于敬拜上帝,这是一种合理的配置。

现代人拿出业余时间的十分之一,收入积蓄的十分之一用于信仰上帝。在一半对一半的假设下,现代人实际是沾便宜了,不算十分虔诚,只有二分虔诚。

但如果此人认为,上帝存在的可能性是十分之一,那么按照他的理解,拿出十分之一的时间和积蓄,也算是合理的说得过去的资源配置,十分的虔诚。只是信心小了。(耶稣:“你们的信心太小了!”马太福音8:26)造一个词,信仰度小了。

也有些人一点资源也不配置在信仰上帝上,这个胆子有点大,,,这相当于此人把一家一当全部押在现世现时,不拿出一点资源或一点对冲基金,去存在将来,去存在天上,,,到时候看着现世带不走的财宝,那时想要做点啥可能已经太晚,,,想明白的财主是要及时做善事做敬拜的,他们知道带不走现世的财宝,而把一部分去存在天上,,,

按旧约的说法,上帝对人的要求并不严厉。敬拜上帝的时间与费用大约是十二分之一,也就是犹太人十二个支派中的利未人职业做祭司和作祭祀,不干其它活儿,由其余十一个支派供养。也就是说,只要拿出十二分之一的财产供养利未人,就算十分的虔诚了。当然这个十二分之一是指全部财产,而不是自己用剩的。这个听上去很明确,很宽容,很仁慈,也很古僕,不需要上段那些资源配置解释或对冲理论。

新约里有个故事听上去要严厉得多。马太福音19:16叙述:

有个青年财主来见耶稣,说:“老师,我该做些什么善事才能够得到永恒的生命呢?”
耶稣回答:“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的事呢?只有一位是善的。如果你要得到永恒的生命,就应该遵守诫命。” 他就问:“哪些诫命呢?”耶稣说:“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窃;不可作假证;要孝敬父母;要爱邻人,像爱自己一样。”
那青年回答:“这一切诫命我都遵守了,还要做些什么呢?”
耶稣说:“如果你要达到更完全的地步,去卖掉你所有的产业,把钱捐给穷人,你就会有财富积存在天上;然后来跟从我。”
那青年一听见这话,垂头丧气地走开了,因为他非常富有。
于是,耶稣告诉他的门徒:“我实在告诉你们,有钱人要成为天国的子民多难哪!
我再告诉你们,有钱人要成为上帝国的子民,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困难!”

咱理解,遵守诫命是最低要求。该年青富翁是想要做耶稣的门徒,那是很高的要求,相当于要当耶稣的博士生,而不是一般的听听课。当博士生的要求当然高了。看新约里,那些门徒也被授予治病救生的本领和权柄。青年财主若“要达到更完全的地步“,耶稣就要求青年财主捐出全部财产给穷人作为投名状,“然后来跟从我”。这个难度是很高的,堪比骆驼穿针眼。但耶稣从来没有要求一般群众拿出多少家产来。例如对一个穷寡妇捐出二文钱赞赏有加,说穷寡妇捐出了她的全部(路加福音21:1)。

小结一下。人虽然很难做到把自己资源100%投入到对上帝的敬拜。但是,认为上帝不存在肯定是不可取的,因为你证明不了。既然有存在的可能,也就是概率大于零,那么人就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度配置自己的资源,参与到其中。以上讲的现代人的十分之一资源,或古犹太人的十二分之一资源,都只是一种参考值。一开始信心小一点,没关系,尽力而为,尽心尽意,都应该是可以的。

(关于对冲,保罗有一段很有名的论述。咱一时找不到。等找到了,再补上。当然,保罗用的不是对冲这词。)

分类
日記

郊游

几个朋友周末临时兴起,去巴登巴登徒步登山。

天气不错,可惜能见度并不高,有雾气。

先乘缆车攀高600多米,然后在林子里徒步。

看到栗子到处都是,捡点回来可炖红烧肉。

苹果到处都是,无人问津。

走了近两万步,14公里。

傍晚走进市区,

挑个好去处晚餐。

大菜质量不错,明显法国风味。

说是要打过疫苗的才能进饭店,但是酒店里没人查健康证。

酒足饭饱,月亮已经升起来了,,,

分类
日記

寿命

在5月21日那篇日记里,我提到了一篇关于哺乳动物寿命长短的科学研究。

大致意思是,哺乳动物有比较高的体温。动物越小,体能消耗越快,新陈代谢越快。寿命的蜡烛就燃得越快。而动物越大,每公斤肉的皮肤表面积越小,体温保持越好,新陈代谢慢,寿命的蜡烛就燃得越慢,寿命就长。新陈代谢是一个常数,也就是蜡烛的长短是一样的。

按这个统计结果,老鼠的寿命2年,狗的寿命14年,猫的寿命比狗短,牛马20-30年,大象更高寿一点,60-70岁。

而人类是唯一的例外。

按人类的体重,个头大小,按这个统计的话,寿命应该在20岁左右。有个说相声的说北京猿人的寿命才14岁,差不多。注意,猿人不是人,是猿。

但是,上帝让人来掌管这个世界,20岁,时间不够,高级智慧来不及成熟。因此,唯人类跃出了这个规律,寿命是通常的类似体重哺乳动物的3-4倍,也就是现在的80-120岁。

据此,人是上帝造的最优品种。这个最优品种是否还在优化中,例如灵的改善,例如疾病的避免,,是不是都在改进的过程中或者说自我完善中?,,,

还有,很重要的是,人类是不是上帝制造的最后的哺乳动物?按圣经的说法,是,人是上帝在最后在安息日的前一天也就是最后一个工作日按照自己形象制造的。(创世纪1:26)

还没发现哪种哺乳动物是在人之后才出现的吧? (杂交的不能算,因为没有越过动物种类的鸿沟。)

周末我们将聊聊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

分类
日記

养老

中学同学群里看到一篇文章,文笔不错,随便看看。咱最后点评一下。

——

笑对余生

老伴走了,唯一的儿子一家远在国外。留给八十岁的赵叔巨大空虚。他原来的生活基本依靠老伴照顾,尽管他仍会走动,但生活变得百无聊赖、从早到晚,守着空房;从周一到周末,不是订购外卖,就是到小吃店充饥,成为每天固定格式。

儿子匆匆从国外回来,看着父亲流出的鼾口水把胸前打湿,心里极为难受。赵叔目光痴痴地说:“儿啊,给你添麻烦了”。赵叔拒绝去国外,儿子希望他到养老院,赵叔明白人老了,尽量少麻烦打扰儿孙们,看来也只有考虑去养老院。

于是,儿子带他到收费高、口碑好的养老院参观咨询,花园式庭院、酒店式管理、活动设施齐全,约20平方米的单人套间,明亮、干净、最重要的是人多不寂寞。儿子的经济条件很好,向父亲表明态度:“父辈的财产完全由他老人家支配。”赵叔很清楚一去养老院,意味着不可能再回来,那家里的东西怎么办?他十分纠结,就咨询接待他的林经理:“我家有许多东西,能搬来吗”?林经理微笑着摇摇头:“这里有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只能携带一些自用东西,房间不能存放许多东西”。 赵叔感到遗憾和无奈,心里陡然冒出烦躁:“我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呀。 “还是先处理掉吧,该捐、该送,还是委托亲友看管。”林经理委婉地回复赵叔。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接触老者,送走老者已司空见惯,老人过世的多数物品都当成废品统一运走,有的几乎未使用,所有的一切会随着主人的离去而消失。

连续几天,赵叔的情绪变得低落、目光沉沉,一次次眷恋地扫视全屋,望着柜子、箱子、盒子和抽屉,都装满了各种东西,几乎每件东西都有感情、有故事、有心血,心里的“黑洞”越裂越大。看着房间的老式挂钟,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想起与父母曾经走过的日子;看着缝纫车,那是妻子结婚时陪嫁的厚礼,眼睛湿润起来,沉浸对妻子无限的怀念……一切的一切,睹物思情。这一屋子的东西,是赵叔一生积攒的。向来勤俭节约,甚至可以说吝啬的赵叔,让他把财产无偿捐献给社会,简直是要他的命、割他的肉。他和老伴对生活近乎苛刻,总是渴望用五百块钱过上五千块的生活,能节省10多元钱,就坐公车不打的;10元钱能充饥,绝不会花11元;大热天空调都不愿打开,担忧几元钱电费;自己能做的家务杂活,绝不请钟点工……钱像是哄他开心的道具及成功的证据。

赵叔很懊恼过去的节俭。霎时,想起大表兄几年前作的公证声明:在确保余生有足够保障之外,身后财产全部裸捐,二十亩地建造的花园泳池小别墅捐给老家作为老人院,几个铺面的租金作为养护基金。表兄以一种毫不拖泥带水的态度向“身外之物”告别,一直让赵叔不解,他曾质问表兄:“你年轻时不择手段拼命赚钱,几乎连生命都搭上,现在全部捐给社会,让我不可理喻?”表兄平和地说:“我之所以要努力赚钱,就是为了把命运攥到自己的手里,活得体面。”赵叔虎起脸来指责:“你裸捐,绝对是一种冲动?表兄微笑地说:“到了这把年纪终于体会到过日子,其实不需要太多财富金钱,够用就行,过多财富会缚住快乐的。财富只不过是击鼓传花,暂时寄存在你手,让你看一下、玩一会,很快就会传到别人手里。许多东西实际上属于这个世界,我只是把东西归还这个世界而已。”

赵叔想起这段争论,仿佛从旧时光的口袋里掏出糖果。现在,总算佩服表兄对财富和人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其实,良田万顷,日食不过三斗;大厦千间,夜眠无非八尺,他忽然醒悟……。尽管逐渐明白“身外之物”,但真要赵叔把财产无偿奉献给社会、送给他人,还是心存不甘。他几乎用恳求的口吻要求儿子带走所有财富,儿子紧皱着眉说:“我只能挑少许贵重、易携带的。其他能卖就卖,能捐则捐,送给朋友作留念吧。”

无可奈何,赵叔请门口名酒回收店前来估价,那个老板直勾勾盯着半屋的洋酒和茅台、五粮液,不假思索地开价10万元,皮笑肉不笑地说:“我们是好邻居,我几乎都没赚。”赵叔脑子不痴呆,网上一瓶50年茅台炒到1一2万元,知道老板在诈,谢绝了他。他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饮用,现在身体已经不允许了,况且感到10万元、100万元对他仅成为数字。

他在朋友圈向亲朋好友阐明心事,邀请到他家挑选认领合适的东西,不少多年未见面的朋友纷至沓来,名酒、名药、名茶,还有一套全新的红木家具,都被一一认领带走。有收藏价值的纪念币、粮票、布票、集邮本也一件不留被取走。房间仿佛被洗劫一空,只剩下相册、日记、书籍、剪报、奖章、奖状,还有曾流行的高档音响、摄影枪、相机,各式服装、床上用品无人问津。赵叔出现阵阵眩晕,真想大哭一场……

最让赵叔揪心的是书房里几面墙书柜,满满的书没有谁愿意带走。他从小就喜欢买书、藏书、读书,经济困难时,每购买一本几元钱的书都要东凑西借。看着秽黄、破损的旧书,有的已经绝版,有的追溯到五、六十年代,他想起叶永烈在逝世前把所有书籍及手稿送上海图书馆设立“叶永烈专藏”。赵叔认为值得借鉴,便主动联系图书馆、博物馆,得到的回复 “不是名人,没有历史背景,无法接受。”赵叔想想也对,如果社会上所有人的书籍都送到图书馆、博物馆,那不成了仓库?赵叔视若宝贝、苦心保存的书籍,别人眼里不屑、弃之若敝履。他哀求几个喜欢读书的晚辈前来筛选,几个外甥内侄仅挑了几本就不感兴趣,终于有一位晚辈选了二大捆书,赵叔十分感动帮他绑紧搬到电梯口,总算松了口气来到沿路的阳台透风,震怒目睹这位年轻人将书残忍地卖给收旧书报杂纸的小贩,赵叔气得如同受到侮辱,仿佛被人粗暴捏住心脏般痛苦,呜咽要哭起来。儿子发现父亲情绪不对安慰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许多人都在看网络书,藏书的意义不大。”赵叔又联系社区阅览室,负责人说:“现在捐书的人很多,真的容纳不了。”赵叔终于联系到贫穷山区的学校图书馆,得知愿意接纳,他高兴地出资请申通快递送出去。

赵叔还是闷闷不乐,不知日记、相册、剪报、影音碟和一些证件怎样保存。他满腹辛酸,几乎从中学就开始形成写日记的习惯,直到近几年才戛然而止。二十多本大大小小日记本,显得古久和沧桑,有塑料皮的,有牛皮面的,也有硬纸的,记载着人生的心路、轨迹和感悟,像一部跌宕起伏电视连续剧,他仔细翻阅、百感交集,许多朦胧的镜头又清晰起来,有他年轻时被女友抛弃彻夜难寝的苦楚;有他到领导家里送礼被冷落的尴尬;有与妻子吵架萌发离婚的念头……读到这些,赵叔沉思缅缅、心里翻腾变化,仿佛有一束耀眼无比的光芒刺痛眼睛,他十分担心如果日记让别人看到,那内心晦暗、困惑、自私,甚至丑陋,自己就像在众目睽睽下赤裸躺着。如何保存日记,他一筹莫展。赵叔后悔当时为什么每天蹑手蹑脚像作秘密工作偷偷写日记,连妻子都不让看,况且日记如让孩子看到,那将无比尴尬,当务之急要把日记付之一炬,想到此,他的心宛如被烫伤。

赵叔默坐垂泪、不吃不喝、心酸心寒,他生病住院了。最让他难割难舍的是几十本相册,有黑白的,也有彩色的,有大张的,也有一寸的,有父母、亲友、子女和自己各个时期的照片。他在病房慢慢翻阅,那一本最旧的相册,唤醒沉睡的记忆,那是六十年代上大学时,班里几位同学送给他的,里面有许多同学一寸照片及背后临别赠言,他一张一张端详,一张一张辨认,记忆如电流擦过钨丝闪亮了,叫出了照片上人物的名字,并自言自语地说,还好吗?其实多数人已经作古,回忆越美好,越深沉,反衬现实越惨淡,越看越不能自拔,唏嘘不已。

同病房的病友张老师辨出赵叔的心病。仅仅几天,赵叔的皱纹深得像犁过的田垄,他向张老师说出了心事:“钱物已不在乎,很多相片、奖状、奖章及多年剪报,承载了我一生的美好与辛酸。”垂埀老矣的张老师仿佛又回到讲坛:“我也是读书人,在这个世界上走一趟,谁都会留下诸多值得回忆的印记。人生就是不断选择、不断放弃的过程。这个世界每天消失那么多人,没必要太留恋。我们是芸芸众生,人生就是坐一趟列车,早晚都会下车,重要的是欣赏沿途过往的风景,珍惜车上遇到的每个人。生活不断做减法,就是给自己的人生做加法。别和自己过不去,别让心情不美丽。”赵叔怔了一会儿,摇摇头,摆脱不了焦灼:“你说具体,那该怎么办呢?” 张老师笑着说:“你所有珍藏珍爱的,或许在别人眼里已经没有价值。”赵叔目光浑浊、满眼朦胧:“里面寄予我许多心血和感情。”

张老师和风细雨地说:“如果有兴趣的,可以建立一个家庭档案,把认为有意义的照片、日记、剪报扫描整理一下,搞个芯片,设一个云储存,日后子孙想念您,就可以翻阅点击。” 赵叔显得兴奋地探身子:“这个建议好,将来子子孙孙能点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丢失。”

张老师又泼了冷水:“您太天真了,不要幻想代代相传,子子孙孙记住你是不可能的。请问,你记住和怀念究竟能上溯到哪一代?” 赵叔思考片刻:“那自然回忆起父母,祖父、祖母们印象就不深了。”

张老师若有所思说:“能记住的最多就是三代,三辈以下的人是不在意一个不怎么熟识的人,除非被写进历史载入史册有名望,有地位的公众人物,才能多留一阵高光片段,其他人很快就黯然消逝。搞个云储存最多保存也是一段时间,说难听就是欺骗自己、麻醉自己。绝大多数人生谢幕就结束,人生如戏,好好演,不要对道具太留恋。要记住,我们是小草,没人记住我们,悄悄地来,静静地走。” “您说的对,但我十分抵牾,真想把相册交给儿子。”赵叔突然又想起父亲留下的文字资料,起初他时常翻阅,现在基本没有看的冲动,估计若干年后也被当成垃圾处理掉。

张老师愣了几秒,略有思考说:“儿子愿意就留做纪念,不要也无所谓。其实不要顾虑那么多,凡事不必强求,缘分不要强留。”张老师像开闸的河流滔滔不绝:“人生再精彩,纵使荣华富贵,也改变不了生老病死的常态,莫不与草木同朽,一切都是暂时的,纵然惋惜留恋,终究是淹留徒伤神。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既不沉溺于对过去的琐碎回忆,也不过分担忧明天的到来,在东家道喜,西家报丧的尘世上,从容好好地生活,这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

人的情绪一旦找到出口,就像火车驶出隧道,温暖和阳光一下子扑面而来。赵叔醍醐灌顶、恍然大悟,他转念一想,决定趁自己意识体力允许,及时处理完所有资料,绝不让个人资料没尊严没敬意地丢弃,然后就拣几件爱穿的衣服,挑几本值得看的书,再带上身份证、银行卡……到养老院去。

各位老年朋友,当你看完这个故事,还不赶快出去花钱?

点评:

与许多文章一样,结尾通常是一种看穿,,明白了,看穿了,身心稍微松快了一点,,这总比还看不穿要好一点,,

很多大陆人,对信仰是陌生的,对余生最好的总结大概也就是别与自己过不去,把心态放平,把钱花出去,,

问题是,把钱花出去了,愁苦会了结吗?,,

全新的好心态,大概是把一切看成一阶段生活的结束,一个毕业典礼,一个工作的调换,新居的搬迁,去国外住个一年半载,得到了哪个地方的一个永久居留,,,

那个地方是有的,,,

读读前几天的日记,有没有这个感觉?😊

分类
日記

陨石

今天在文学城里读到一篇文章,挺有趣,摘录如下:

https://www.wenxuecity.com/news/2021/10/12/10975061.html

《圣经》中有一个关于所多玛城的故事,这座死海旁边的繁荣城市被天降的 ” 石头和火焰 ” 彻底摧毁。而最近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项研究揭开了一个类似的故事:一场由陨石造成的空爆夷平了整座城市。

大约 3600 年前,中东地区坐落着一个古老和繁荣的城市。居民像往常一样,过着忙碌而平静的生活,突然伴随着一阵强光和巨响,空气开始剧烈升温,整座城市开始融化。待一切平静下来之后,城墙碎成了粉末,居民和动物的身体被撕成了碎片,整座城市只剩下了断壁残垣。

寻找证据

想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只能让遗迹自己 ” 说话 “。正是在不断发掘、分析和寻找证据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了越来越多不能用常规原因解释的遗迹。

最为明显也最先被注意到的,是 ” 破坏层 ” 中发现的陶器碎片。一些陶器碎片的表面明显熔化成了多孔的玻璃,更深层的位置虽然没有玻璃化,但颜色明显变黑,呈现出被高温烧灼过的痕迹。为了确定当时的环境温度,研究者在实验室将温度升高至 1500 ℃,才使一小块陶片出现了熔化的迹象。显然,要想让陶片完全熔化,当时的温度只会更高。

暗示超常高温的证据不止这一点:泥砖和陶片碎块的表面发现了一些曾熔化又重新凝固的石英颗粒。除此之外,研究者在破坏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微小 ” 球粒 “,它们主要是熔化后又重新凝结成球的金属颗粒,其中包括熔点在 1768 ℃的铂和熔点在 2466 ℃的铱

两块表面明显玻璃化的陶片,左图为几乎没有烧灼痕迹的内侧,右图为明显玻璃化并出现起泡的外侧 (图片来源:原论文)

除了异常高温之外,这座城市似乎还经历了瞬间的高压。在破坏层中,他们还发现了极小的类金刚石碳(Diamond-like carbon)颗粒,它的硬度可以与钻石媲美,研究者推测是木材和植物中的碳在高温高压下瞬间发生了结构变化。另一个更为显著的证据是,在破坏层中发现了被称为 ” 冲击石英 ” 的细微薄片状石英颗粒。石英的硬度很高,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强才能改变其结构(有研究认为需要大于 8GPa 和 1600 ℃,并持续 14~20 秒)。它被认为是地面发生了强烈撞击或爆炸的有力证据,一般只会出现在陨石撞击或是核爆炸的现场

那么,可能带来如此极端的高温高压的 ” 罪魁祸首 ” 只剩下了一个——陨石。

重现灾难全貌

到此,研究者基本恢复了整个故事的全貌:在约 3600 年前的一天,一块陨石宣告了这座城市的终结。模型结果显示,陨石并未击中地面,而是在距离地面约 4 千米的高处发生了爆炸。这一爆炸释放的能量约等于广岛原子弹的 1000 倍,使整个城市的气温迅速飙升至 2000 ℃以上,无论是树木还是布料都在瞬间化为灰烬。随后,巨大的冲击波破坏了整座城市,冲击波速度可达 1200 千米每小时,威力超过了有记录以来的所有龙卷风。

在这样的冲击下,城中近 8000 位居民无一幸免。事实上,研究者只找到了 5 具还能勉强辨认的人类遗骸,其余人的骨骼在高温和冲击下破碎成了指甲盖大小的碎片,与其他动物的混在一起,散落在厚厚的废墟层中。

随后,根据研究人员推测,爆炸使死海的大量海水蒸发或喷溅而出,盐分导致周围的大量土地严重盐碱化,农作物根本无法在此生存。这一情况可能持续了近 600 年,直到稀少的降雨终于将土壤中的盐分冲刷掉。或许就是土地无法耕种,使得周围的幸存者彻底抛弃了这座城市和周边 100 多处定居点,古城 TeH 就此陨落。

在论文最后,作者提到了一个有趣的猜测。《圣经》中有一个关于所多玛城的故事,这座城市也坐落在死海附近,但一日石头和火从天而降,居民被杀,城市倾覆——这与 TeH 古城的故事出奇相似。

在介绍自己的研究结果时,作者这样写道:”…… 我无法肯定,或许这个《圣经》故事其实是这场陨石事件的目击记录。但无论如何,最可怕的是,这几乎不会是人类城市最后一次遭遇陨石撞击的命运。”

——

是谁降下了这块陨石,有各种理解,各种讨论。

有趣的是,圣经上记载的所多玛的故事看来是真实存在的。

更有趣的是从亚布拉罕到耶稣,中间经历了42代人(马太福音1:17)。从陨石落下(创世纪19:23) 到耶稣出生是3600-2000=1600年。每代人 1600年/42代 = 38年/代。平均38年生一代人,基本靠谱啊!

注:所传下的家谱并没说家谱人物是头生的,而且那时都是生十几个孩子,也就是说家谱人物平均是老五老六,那么在38岁时生第五第六个孩子符合常识。

分类
日記

有望

封面图 挪威冰川

——

余星发来旅游照片,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教堂给你点盏蜡烛,愿你一切安好!

朋友们送来的盆花我一般都要保留,即使季节过了我也搬回家种在院子里看看是否可以渡过冬天。插花呢,等到花快谢了,我就把茎秆剪下来,拿回家插在盆子里,,

大盆是两枝插活的玫瑰,左小盆是最近插的绣球,这是宇峰宇纯姐妹送来的花,右小盆是乡亲们送来的玫瑰,看看能否插活,春季最容易插活,其次是秋天,,

——

继续昨天的摘录:

亲友去世时

就算你深信已故的人会复活,死亡这个大敌一旦击倒你身边的人,你仍然可能大感悲伤。亚伯拉罕深信他的妻子会复活,可是我们却在圣经里读到“亚伯拉罕为撒拉哀号痛哭”。(创世记23:2)耶稣对拉撒路的死又有什么感觉呢?他“心里悲叹,十分难过”,甚至“不禁掉下泪来”。(约翰福音11:33,35)因此,为亲友去世而落泪,并不是软弱的表现。

孩子死了,做母亲的更是心如刀割。圣经承认,慈母丧子之痛可以是非常深切的。(列王纪下4:27)当然,父亲也会因失去孩子而伤痛不已。大卫在儿子押沙龙死后禁不住哀叹说:“我巴不得替你死!”(撒母耳记下18:33

可是,对复活有信心,你就不会过度忧伤。像圣经说的一样,你不会“像没有希望的人那样悲伤”。(帖撒罗尼迦前书4:13)你会常常祷告,亲近上帝。这样,他就必定会扶持你,正如他在圣经里应许的一样。(诗篇55:22

杨一平